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2008年6月7日,竹编经批准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陶器也始于新石器时代,它的形成与竹编的编制密切相关,先人在无意中发现涂有黏土的容器在经火烧过后不易透水,可以盛放液体。于是以竹藤编制的篮筐作为模型,再在篮筐里外涂上糊泥,制成竹藤胎的陶培。在火上烘烤制成器具。后来人们直接用黏土制成各种成形的胚坮,就不再使用竹编编织。但是还是对竹藤几何图形十分喜爱,便在陶培半干状态在其表面拍印上模仿篮、筐、席等编织物的纹样作为装饰。
秦汉时期的竹编沿袭了楚国的编织技艺。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铜马车”底部铸有方格纹,据分析,这方格纹就是根据当时竹编席子编织的方格纹翻铸的。
瓷胎竹编工艺使用的竹材是经过严格挑选来自成都地区的特长无节瓷竹,经过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全是手工操作,制作出精细的竹丝。瓷胎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瓷胎竹编在制作过程中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在传统技艺街区展出了不同风格的竹编作品,既有历史悠久,技艺高超的青神竹编,又有将现代流行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相结合的刘氏竹编,博采众长。
竹编具类则是工厂的主要品种和技术优势所在。缠嘴过把、紧扣瓷器,精心编织出不同图案,是瓷胎竹编产品与其它任何竹编不同的特技艺,是能体现出瓷胎竹编工艺以精细见长特色的地方。按用途分有茶具酒具咖啡具、文具烟具,还有功夫茶具、日式茶具和提梁茶具等等。按规格分,从套二套三的酒具茶碗到十五头二十二头一套的咖啡具都有。
竹编工艺可分为细丝工艺和粗丝竹编工艺品(说明:有瓷胎工艺品和无瓷胎工艺品)。成品主要是经对竹子切丝、刮纹、打光、劈细等工序,将剖成一定粗细的篾丝编结起来制成。东张竹编主要是粗丝竹编工艺。
竹编在编织过程中,通过不同的编织手法自然能够形成千变万化的几何纹样,几何纹样具有规律的组织结构,体现了劳动的节奏感和基本的形式法则。除了几何纹,人们在编织竹编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创新,图案纹样也是丰富多彩的,有花卉、果实等植物纹样、动物纹、人物、书画等等。成都瓷胎竹编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装饰图案,以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熊猫图案尤为。经过染色处理的黑白双色竹丝构成熊猫的纹样部分,图案主题和瓶颈、瓶底的编织手法差异开来,形成编织纹样的对比同时,凸显熊猫主题的特征,彰显地域特色。
安徽竹天然编框厂家
更新时间:2021-04-02 02:55:11